01
2025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年。随着《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》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,工信部明确提出"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"的目标,叠加"两新"政策(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),资金支持规模扩大至万亿级,一场关乎企业存亡的智能化竞赛已悄然打响。 政策风向标: 财政加码: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智能装备更新的补贴标准提升30%,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新单台补贴达8万元 标准升级:能耗、污染物排放等168项新标准强制实施,倒逼企业构建智能监控体系 外资开放: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,跨国巨头加速布局中国智能工厂 在这场变革中,用友U9 cloud凭借"设计制造一体化、计划执行一体化、智能工厂一体化"的三大核心能力,已帮助中核苏阀、科华控股等企业实现生产周期缩短50%、库存周转率提升70%的惊人蜕变。 02
打破数据孤岛:从"盲人摸象"到"全息透视" 传统制造企业常陷入"设备看不懂工艺、仓库算不准库存、财务管不住成本"的困境。中核苏阀借助U9 cloud+智能工厂(MES)+AIoT+SRM+5G无线网络,实现了对外连接供应商,对内实现多法人、多事业部各项业务互联互通、高效协同;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、动态监控,质量检测数据智能采集;实现作业计划实时下达到生产现场,作业进度实时采集。做到了: 订单准交率达100% 生产周期缩短50% 整体效率提升60%
重构生产逻辑:从"人找任务"到"任务找人" 在浙江华昌液压的车间,AGV机器人载着物料穿梭于智能立库与生产线之间,U9 cloud的智能调度系统让: 工序衔接时间缩短80%: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下达任务,作业计划执行偏差率从15%降至3% 异常响应提速5倍:焊接参数超标时,系统0.5秒触发预警并推送处置方案 能耗管理精细化:建立设备能效模型后,空压机群控节电率达23% U9 cloud作为用友公司精心打造的数智制造云平台,通过引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,为企业提供了全面、高效、智能的数智化解决方案。 在U9 cloud的基础上,用友推出了U9 cloud智能工厂解决方案,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能力。U9 cloud智能工厂涵盖了计划调度、生产执行、数据收集、工艺管理、仓储物流、资源管理、品质管理、绩效管理、监控与分析等九大场景,通过与PLM、AIoT融合应用,帮助企业实现自动编制计划、自动派工与报工、现场数据实时采集、设备运营状态实时监控等功能,真正做到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的有机整合与智能协作。
03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每家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缘由也各有不同。 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的全球制造商。在近五年的快速发展中,企业已实现连续的大幅营业收入增长,目前国际排名第三,国内排名第一,是典型的细分行业“隐形冠军”。 2020年,科华控股在考察了多家供应商后,与用友U9 cloud一拍即合,达成了战略合作。在科华控股和用友的共同努力下,双方基于U9 cloud打造了集AIoT智能物联+U9 cloud+阿米巴+MES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目前科华控股的计划排产效率提升60%;通过智能工厂的打造让错误率减少90%,开单传递时间减少50%;通过AIoT、设备预警降低故障发生率50%,故障处理及时率提升50%;结账合并报表综合效率提升50%;设计制造一体化也减少了内部交易的冗余。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,自1996 年建立起,公司致力于汽车用起动机发电机的技术创新及生产,在海外多国设有办事处,是国内首家自有技术、自主品牌的汽车电装品生产制造商,二十年来始终保持行业翘楚地位。 通过U9 cloud、智能工厂以及OA 系统集成,汉拿电机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、管理执行一体化、财务业务一体化、业务协同一体化,取得了工时、产量数据自动采集,及时率、准确率均为100%,现场在制品余量减少40%,一次交付率100%的显著效果。 南京悠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智能设备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与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。为了提升企业的数智化水平,悠阔电气选择了U9 cloud系统。 通过U9 cloud的统一管控平台,悠阔电气实现了项目销售、设计、计划、供应、生产、仓储、安装、售后的全过程协同。这种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,使得悠阔电气的项目执行效率显著提升50%,项目交期更加可控,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 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设备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与服务的企业。为了提升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,蓝想环境选择了U9 cloud装备制造行业套件。 通过该套件的项目控制WBS、项目资源计划(PRP)、项目工作台、项目看板等功能,蓝想环境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和管控。这种定制化的行业解决方案,使得蓝想环境的项目管理精细度大幅提升,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 04
第一步:诊断升级可行性
设备联网率:关键设备数据采集覆盖率需达80%以上 系统兼容性:评估现有ERP/MES/PLM系统集成难度
第二步:构建智能中枢
选型策略:优先部署智能排产、质量追溯、设备健康管理三大模块 实施路径:建议采用"试点车间→复制推广→生态协同"的三阶段模式 成本控制:利用设备更新补贴+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,降低投入压力
第三步:打造持续进化能力
人才梯队:建立"数字工匠"培养体系,配套AR远程指导系统 数据驱动:部署用友数据服务,挖掘300+生产运营指标的优化空间 生态协同: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产业链级智能调度
当U9 cloud遇上AI,正在催生更颠覆性的变革。智能工厂的终极形态预测: 智能决策:通过历史数据训练的生产优化模型,自动生成排产方案 自愈系统:基于设备健康预测的预防性维护,故障率可极限接近于0 柔性制造:C2M模式下,支持1000+SKU的混线生产 2025年政策窗口期稍纵即逝,那些率先完成"设备互联化、生产透明化、决策智能化"改造的企业,正像搭载了U9 cloud的"智能导航系统",在制造业新赛道上狂飙突进。您,准备好开启这场"智造远征"了吗?
- 上一条: 用友U9 cloud赋能生物制造,驱动全链路数智跃迁!
- 下一条: 最后一页